在做中央台一个叫《对话》的节目的(de )时候,他们请了两个,听(tīng )名字像两兄弟,说话的路(lù )数是这样的:一个开口就是——这个问题在××学上叫做××××,另外一个一开口就是——这样的问(wèn )题在国外是××××××,基本上每个说话没有半个钟头打不住,并且两人有互相比谁的废话多的趋势。北京台一个名字我忘了(le )的节目请了很多权威,这(zhè )是我记忆比较深(shēn )刻的节目(mù ),一些平时看来很有风度的人在不知道我书皮颜色的情况下大谈我的文学水平,被指出后露出无耻模样(yàng )。
我说:行啊,听说你在(zài )三环里面买了个房子?
最后我说:你是不是喜欢两个位子的,没顶的那种车?
当年冬天即将春天的时候,我(wǒ )们感觉到外面的凉风似乎(hū )可以接受,于是(shì )蛰居了一(yī )个冬天的人群纷纷开始出动,内容不外乎是骑车出游然后半路上给冻回来继续回被窝睡觉。有女朋友的(de )大多选择早上冒着寒风去(qù )爬山,然后可以乘机揩油。尤其是那些和女朋友谈过文学理想人生之类东西然后又没有肌肤之亲的家伙(huǒ ),一到早上居然可以丝毫(háo )不拖泥带水地起(qǐ )床,然后(hòu )拖着姑娘去爬山,爬到一半后大家冷得恨不得从山上跳下去,此时那帮男的色相大露,假装温柔地问道(dào ):你冷不冷?
此后有谁对我(wǒ )说枪骑兵的任何坏处比如说不喜欢它屁股上三角形的灯头上出风口什么的,我都能上去和他决斗,一直(zhí )到此人看到枪骑兵的屁股(gǔ )觉得顺眼为止。
第二天中(zhōng )午一凡打我电话说他在楼下,我马上下去,看见一部灰色的奥迪TT,马上上去恭喜他梦想成真。我坐在他(tā )的车上绕了北京城很久终(zhōng )于找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大家吃了一个中饭,互相说了几句吹捧的话,并且互相表示真想活得像对方一(yī )样,然后在买单的时候大(dà )家争执半个钟头(tóu )有余,一(yī )凡开车将我送到北京饭店贵宾楼,我们握手依依惜别,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见过面。
第一次去北京是因为(wéi )《三重门》这本书的一些(xiē )出版前的事宜,此时觉得(dé )北京什么都不好,风沙满天,建筑土气,如果不说这是北京还没准给谁西部大开发掉了。我觉得当时住(zhù )的是中国作家协(xié )会的一个(gè )宾馆,居然超过十一点钟要关门,幸好北京的景色也留不住我逛到半夜,所以早早躲在里面看电视,看(kàn )了一个礼拜电视回去了,觉得上海什么都好,至少(shǎo )不会一个饺子比馒头还大。
过完整个春天,我发现每天起床以后的生活就是吃早饭,然后在九点吃点心(xīn ),十一点吃中饭(fàn ),下午两(liǎng )点喝下午茶,四点吃点心,六点吃晚饭,九点吃夜宵,接着睡觉。
请收藏我们的网站:www.jingkedichan.comCopyright © 2009-2025